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信息
(2021年第70期)尖扎县以农带旅 以旅富农打造特色乡村旅游“样板村”
来源:尖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时间:2021年05月22日    

70

尖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521


“开心的锣鼓敲起来,幸福的歌儿唱起来”,每个人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纷纷前往康杨镇城上村感受乡村文化旅游,体验乡村文化生活。2021520日,尖扎县康杨镇城上村举行了以“新农村、新旅游、新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文化启动仪式。活动现场,呈现出一片热闹的景象,伴随着歌伴舞《浪青海》拉开了此次启动仪式的帷幕,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一步步充满活力的舞曲,都揭示着尖扎县康杨镇今年的乡村旅游正式开始,群众的“红火日子”就要到来了。活动现场还展示了康杨镇特色传统美食,民族手工艺品、农副产品等,在品尝、观赏、销售之余,让康杨特色进入“千家万户”。

城上村作为康杨镇唯一一个回汉混居的村落,村内基础设施滞后,人居环境脏乱差,经济结构单一,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低,是全县重点贫困村之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实施以来,尖扎县立足城上村深厚的人文情怀,大力挖掘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产业,实现了“村容村貌脏乱差”到“生态宜居休闲村”,从“经济来源单一”到“产业发展收入多”,探索出了一条“农户+产业+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让468名村民走向小康社会,过上幸福生活,塑造了乡村文化旅游“康杨品牌”。

注重人文,激发活力。立足于农户这个根本,把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作为发展产业的前提,扎实开展“五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评选”等活动,在法律框架内制定符合村情实际、具有针对性的《村规民约》,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培育和引进致富带头人,带动发动群众搭上产业脱贫快车。通过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发展,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

多元发展,形成合力。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争取资金510万元,建成60栋温室大棚和千亩经济林,聘请省内外专家开展苹果、辣椒、西红柿、黄瓜等多个品种的种植培训,不断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目前,54余座大棚的奶油草莓、普罗旺斯西红柿、辣椒,黄瓜等已进入采摘季,产量达10万余公斤,实现增收约50余万元。探索“农业+”新产业模式,治理平整撂荒地110亩,种植美国油葵、百亩花海、油菜花等观赏型经济作物,实现观赏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积极培育专业合作社,发展木材加工、苗培育等产业,吸收22户贫困户将46.2万元到户产业资金进行入股,分红收入4.6万元,解决30名贫困群众实现就业。

有效治理,实现宜居。投资360万实施了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改善项目,提升了人居环境的舒适度。大力开展环境“脏乱差”整治行动,鼓励群众主动参与到村庄清洁行动,渠道、村庄路口、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治理。截至目前,共清理各项垃圾12余吨,平整土地整理荒滩、地坎、田埂1000余平米,回填沟渠、路坎土方500余方,移栽绿化苗木600余棵,播撒花种450余公斤。

文化为魂,吸引游客。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修缮元代古城墙、知青宿舍、九天玄女庙等历史文化遗迹,竭力打造传统民俗社火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投资160万元修建文化广场、休闲广场,积极发扬贤孝、花儿等民间说唱艺术,举办文化旅游推介会、社火表演等宣传推介活动。创立了城上村《浪青海》原创音乐基地,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以传统文化吸引省内外游客慕名前来游玩,实现文化活动拉动经济发展。

培育产业,奔向小康。立足资源禀赋,以乡村旅游为主导产业,投资300万元实施“城之上·花千谷”主题旅游扶贫产业,开发“青年林”土窑烧烤区,打造“开心农场”采摘园,建成“乐·享”主题海鲜啤酒夜市,引导群众开办农家小院,打造城上村“吃、喝、游、住”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线路。现如今,城上村群众既是辛勤劳作的农民,又是开店摆摊的店主,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滋味。目前,城上村每周接待省内外游客约500人次,节假日游客高达1000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余万元。


 

传报:州委、州政府办公室;

 发: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委、县政府各部门,人大、政协、纪委办公室,县委各书记,政府各县长,两办主任。

增发:黄南报社。

编校:马文桂                    印数: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