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7期
尖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10月18日
近年来,尖扎县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的嘱托,把牢政治方向、紧盯目标任务、立足文旅实际、发挥特长优势,高起点、全方位、深层次推进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融入各族群众之中,推动新时代我县民族团结工作高质量发展。
以文化传承提升各族群众幸福指数。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五彩神箭”特色文化优势,培育民间工艺唐卡、藏式家具、藏族服饰、传统弓箭等民间手工作坊180个,各类文化经营企业65家,开发了唐卡、藏香、五谷画等10大类100多个特色文化产品。搜集、整理《尖扎藏族谚语》《尖扎藏族民歌》非遗系列丛书初稿,确定“藏纸制作”和“尖扎县五谷画制作技艺”等30项为黄南州第三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成功举办青绣、唐卡、金丝画、青稞酿酒、安身静心香等传习中心和展示点培训,设立2家非遗传中心和2家非遗宣传展示建设。同时,大藏经、藏家大院、昂拉果馍切、尖扎达顿宴、安多则柔等五项被世界纪录认证机构WRCA认证,出版发行尖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第一辑《尖扎县非遗图典》,充分发挥非遗保护传承阵地作用,使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步入了科学轨道,加大了对传承人的扶持力度,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感。
以文化活动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融。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努力挖掘我县各民族文化,讲好尖扎故事。创作推出小型情景剧《藏族婚俗》,广场舞《尖扎锅庄》,原创舞蹈《五彩神箭》,本土特色原创歌曲《爱在尖扎》等舞台艺术作品70余首(部),多部作品获省级荣誉。成功举办“向春而行·乐动尖扎坎布拉体育小镇”年度旅游启动仪式、首届相约坎布拉·篝火晚会、古日羊麻村首届和美乡村音乐会、“云中仙境青春当顺”乡村旅游开幕仪式、昂拉“毛兰”文化旅游开幕仪式、尖扎冬季旅游启动仪式暨“冬游黄河·共赴冰雪之约”徒步大赛、冬季农牧民射箭赛、“箭乡迎春龙腾年”文艺晚会、“传递党的好声音·凝心聚力促振兴”暨“四下乡”、“尖扎儿女心向党·龙腾盛世吉祥年”文艺汇演、“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级联赛黄南赛区尖扎主场赛事及“大美青海·高原足球”箭乡音乐会等文艺演出及丰富的文化体育品牌活动,唱响民族团结、跳出民族进步、活力民族赛场,逐步形成“赛事为媒、文旅搭台、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美好局面,架起了各民族之间的“连心桥”。
以阵地建设凝聚民族团结精神家园。为推动我县民族团结教育宣传工作的良好发展,充分利用LED屏、微信、展板等形式,大力宣传“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在旅游推介和宣传活动中把民族政策、民族风俗、民族团结等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融入其中,依法维护各族人民群众的利益。在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场所通过张贴宣传画,播放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片、主题标语等方式,进一步加大民族团结工作宣传力度,累计播放宣传片40余场次,观影群众达2000余人,悬挂标语10余条。同时,保护利用好昂拉千户府这个龙头,在传承、保护、挖掘上做文章,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传播红色文化,将红色资源与周边文旅资源相交融,切实把红色资源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开拓携手迈向新时代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路,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社会氛围。
以旅游发展带动民族团结繁荣发展。为丰富旅游产品业态,搭建民族文化对外交流的窗口和舞台,构建特色文旅品牌成为各民族交流“会客厅”。挖掘我县资源,引导群众发展生态种养殖业,打造产业园区,引进县域内果汁生产、乳制品加工、民族手工艺品等企业入驻园区,带动原材料供应、交通物流、电子商务等产业发展。同时,广泛吸纳水果采摘、农耕文化体验、冷水鱼养殖、五谷画制作等规范有序进入,积极发展庭院经济,支持鼓励群众参与乡村旅游住宿,餐饮等经营服务,并借助景点销售核桃、花椒、蜂蜜、藏羊、牦牛等特色农畜产品,实现农村变景区、特产变商品、农户变商户。并组织举办“藏族氆氇纺织技艺”“藏式家具绘画艺术修复技艺”等非遗项目培训班,成功将“指尖绝技”转化为“指尖经济”,带动全县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为各民族群众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编校:黄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