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信息
【2025年第45期】尖扎县坚持做好“三篇文章”打出治水“三位一体”组合拳
来源:    时间:2025年04月01日    

45

尖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41

 

 

近年来,尖扎县始终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州委相关会议精神,持续抓好河湖管护、环境整治、产兴人和“三篇文章”,持续推动流域水环境保护、河洪道环境整治、上下游左右岸系统治理等河湖长制各项工作,全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生态环境。

坚持谋定而动,做好“河湖管护”文章。以打造人水和谐的幸福河湖为目标,持续深化河湖长制,组织体系不断健全,基础工作不断夯实,河湖监管纵深推进,全域幸福河湖建设开局成势。高位推动,凝聚管护新合力。建立健全县委常委会会议常态化研究部署河湖长制工作机制,先后10次组织召开常委会传达学习、听取推进河湖工作,颁布2条县总河湖长令,建立健全河长巡查等9项制度,修编完善15条重点河流“一河一策”实施方案,做到因河施策、系统管理;责任压实,建立联动新机制。探索建立“县乡村全覆盖、江河湖库全纳入、区域流域相结合”三级河(湖)长制组织体系,将全县河湖分为“一河六纵”布局,在25条主要河流及水库落实河湖长148名,实现“县、乡(镇)、村”三级河湖长制全覆盖目标,以“河长制”促“河长治”;力量下沉,延伸巡护新触角。坚持统筹推进河湖长制工作走深走实,利用“河湖长通APP”,督促各级河湖长累计巡河9751次,更新非法采砂等警示牌85块,组织开展联合督导27次,发现河湖“四乱”问题20项,下发督办、通知15件,整改率达100%,推动全县河湖长制从“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

坚持多元共治,做好“环境整治”文章。认真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加大水利项目建设力度,切实创造良好水生态环境。在“清”上出实招。秉持“清存量、遏增量”原则,持续推进“清四乱”专项行动,开展河湖岸线管控联合执法21次,清理打捞水岸垃圾10余吨,河湖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在“管”上谋实策。着力健全河湖管理监督检查体系,与周边四县签订《跨区域河湖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加强联防联控合作机制,查处非法采砂事件4起,复核图斑点87项,整改率达100%,河湖安全保护工作效能不断提升;在“建”上下实功。坚持以项目化理念、工程化思维推进尖扎生态建设,实施隆务河、加让河、羊智河智慧河湖建设项目,建设52套监控设备,加快构建智慧河湖体系;在“宣”上求实效。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活动为契机,广泛开展河湖长制主题宣传活动10余次,发放宣传册1.2万余份,受教育群众达4.3万人,为实现全民参与治水、护水营造了良好氛围。

坚持共谋福祉,做好“产兴人和”文章。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沿河优势,着力做好兴水富民文章,以“效益河湖”提升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以水美城,守牢生态底线。立足绿色生态底色,实施完成城北新区防洪等河道治理及流域治理项目,全面提升洪涝灾害防御能力,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00公顷,完成国土绿化6.68万亩,湿地保有量不少于1.4万亩,一河清水成为尖扎城市新名片,成为推动县城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劲绿色引擎。二是以水强业,赋能乡村振兴。坚持把河湖生态提升与农牧业发展有机结合,大力发展渔业,建成网箱养殖场6个,网箱267个,去年销售量达500吨,收入3000万元,昂拉乡虹鳟鱼冷水鱼生产基地入选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走出了一条“生态安民、产业富民”之路。三是以水兴旅,创新产业模式。以打造青南生态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试验区为依托,充分发挥黄河的核心价值,探索创立“黄河风情游、高原康养游、乡村体验游、文化采风游、生态观光游”为一体黄河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之路,并在全省首次开展“鹿鸣课堂”系列活动,央视嘉宾主动宣传推介沿黄德吉、来玉等旅游景区,展示“灵秀尖扎”山水形象,文化资源与水环境互嵌互融,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引领、文旅高度融合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编校:马万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