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入学习好宣传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提升对党的政策理论的宣讲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宣讲效果,今年以来,尖扎县委宣传部按照宣讲工作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要求,充分发挥宣讲队伍作用,整合各类宣讲资源,组织全县各级各类宣讲团(队)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全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尖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聚焦“谁来讲”,让宣讲队伍“强起来”。针对基层宣讲人员不足、宣讲力量薄弱的实际,积极构建“领导干部+业务骨干+宣讲人员”的多元化主体共宣共讲新格局。一是领导干部带头讲。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深入基层乡镇(村社)宣讲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全县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结合“十三联”工作,通过集中上党课、入户上门走访、召开宣讲会、实地调研等方式深入联点乡镇、村社、学校开展宣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宣讲的效果,同时,改进了机关作风、密切了干群之间的关系。二是业务骨干专题讲。县农牧、水利、民政、自然资源等县直各部门抽调业务工作骨干,深入田间地头、走村串户讲解农业种植、畜牧养殖、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惠民政策和专业技能,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宣讲团(队)系统讲。组织县委红旗宣讲团、“银发”“劳模”“巾帼”宣讲团等8支理论宣讲队伍,充分发挥他们懂理论、懂业务、懂基层的特长和优势,分类开展宣讲活动,进一步增强宣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聚焦“讲什么”,让宣讲内容“实起来”。始终抓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和省、州、县委全会精神这个中心不放松,全面加强对基层各领域群众的宣传教育引导,确保全县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方针政策上来。一是讲政治,增强青少年学生的理想和信念。利用“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学雷锋”活动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爱国主义、国家安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120场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二是讲团结,铸牢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大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组织驻寺干部、民管会班子成员深入寺院僧尼群众,扎实开展“百寺千讲”“寺院六进”等宣讲活动200余场,覆盖群众1.3万人,不断增强“五个认同”。三是讲政策,增强全县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围绕教育、住房、就业、医疗、社保、养老、法律法规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拍摄宣传片、走村入户、面对面宣讲等形式,广泛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及法律法规,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四是讲法治,营造全社会学法懂法守法的浓厚氛围。结合“冬春普法宣讲教育”“4·15国家安全日”“12·4国家宪法日”等活动,通过专题讲座、专题培训、典型案例讲解、现场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宪法》《民法典》《反有组织犯罪法》等法律法规集中宣讲16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5万余份,做到干部群众全覆盖。
聚焦“怎么讲”,让宣讲方式“火起来”。一是现场宣讲“强底气”。开展领导干部讲党课、举办宣讲报告会、开设农牧民党员培训班,组织群众召开集中宣讲大会,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面对面宣讲活动,持续掀起宣讲热潮。二是文艺宣讲“接地气”。创新“理论+文艺”宣讲模式,非遗贤孝理论+文艺宣讲服务队和“文艺轻骑兵”通过贤孝、情景剧、小品和赞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使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更接地气。三是典型宣讲“冒热气”。组织青海好人、劳模、道德模范、“两优一先”等各行业各业先进典型,通过举办报告会、分享先进事迹、拍摄宣传片等多种形式,开展各类宣讲活动,以榜样力量引领干部群众立足岗位做奉献。四是网络宣讲“聚人气”。充分利用学习强国、青海干部网络学院、黄南先锋、法宣在线等学习平台,指导各单位干部职工积极观看学习线上专家学者的党课、专题讲座视频。同时,充分发挥尖扎融媒抖音号、视频号网络媒体作用,经常性开展线上公开课主题宣讲活动,不断增强理论宣讲的实效。